碳化硅(SiC)功率器件因其優異的物理特性,如高擊穿場強、高熱導率和高電子飽和漂移速度,已成為新一代功率電子器件的理想選擇。下面將詳細介紹SiC功率器件的制作流程。
一、SiC襯底制備
SiC功率器件的制作始于高質量的SiC襯底制備。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氣相傳輸(PVT)法生長SiC單晶:
原料準備:將高純度SiC粉末置于石墨坩堝中
晶體生長:在2000-2500℃高溫下,通過溫度梯度使SiC氣相傳輸并在籽晶上沉積
晶圓加工:將生長的SiC晶錠切割、研磨、拋光成所需厚度的晶圓(常見4英寸或6英寸)
二、外延生長
在SiC襯底上生長高質量外延層是關鍵步驟:
清洗處理:使用RCA標準清洗工藝去除襯底表面污染物
外延生長:采用化學氣相沉積(CVD)法,在1500-1600℃下生長n型或p型SiC外延層
摻雜控制:通過調節硅烷(SiH?)、丙烷(C?H?)和摻雜氣體(如氮氣N?或三甲基鋁TMA)的流量控制摻雜濃度
三、器件制造工藝
1. 離子注入與激活退火
SiC的高鍵能使得摻雜難以通過擴散實現,必須采用離子注入:
使用鋁(Al)進行p型摻雜,氮(N)或磷(P)進行n型摻雜
注入后需在1600-1700℃高溫下退火以激活摻雜劑
2. 柵介質形成
SiC MOSFET的關鍵是高質量的SiO?/SiC界面:
采用干氧氧化或濕氧氧化在1200-1300℃下生長柵氧化層
后續進行氮退火處理以減少界面態密度
3. 金屬化工藝
歐姆接觸:
n型SiC通常采用Ni基合金,在950-1050℃下退火形成
p型SiC常用Al/Ti合金
柵電極:多晶硅或金屬疊層(如Al/TiN)
背面金屬化:蒸發或濺射厚金屬層(如Ti/Ni/Ag)以降低接觸電阻
4. 鈍化與保護
沉積SiN?或SiO?鈍化層保護器件表面
使用聚酰亞胺等材料進行最后的表面鈍化
四、測試與封裝
電性測試:包括IV、CV特性測試,評估擊穿電壓、導通電阻等參數
可靠性測試:高溫反偏(HTRB)、高溫柵偏(HTGB)等測試
封裝工藝:采用適合高功率、高溫應用的封裝技術,如銀燒結、銅線鍵合等
隨著工藝的不斷進步,SiC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車、智能電網、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。未來發展方向包括更高電壓等級器件、集成化模塊以及成本降低技術等。
浮思特科技深耕功率器件領域,為客戶提供IGBT、IPM模塊等功率器件以及單片機(MCU)、觸摸芯片,是一家擁有核心技術的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和解決方案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