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據韓國經濟日報報道,全球領先的存儲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已開始緊急審查其使用的中國半導體電子設計自動化(EDA)工具。業界猜測,SK海力士可能會完全停用中國EDA軟件,以避免與美國產生不愉快。而另一家韓國半導體巨頭三星電子,也可能做出類似的決定。
EDA軟件是芯片設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,被稱為“芯片之母”。目前,全球EDA市場主要由美國公司主導,Cadence、Synopsys和Mentor Graphics三大巨頭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。近年來,中國EDA企業如華大九天、概倫電子等發展迅速,其產品在性能和成本上逐漸具備競爭力,并開始被一些半導體廠商采用。
然而,美國近年來不斷加強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,EDA軟件也成為重點管控對象。2022年8月,美國商務部將用于設計GAAFET(全柵場效應晶體管)結構集成電路的EDA軟件列入出口管制清單。GAAFET是3nm及以下制程芯片的關鍵技術,而三星和SK海力士都在積極布局先進制程芯片的研發和生產。
分析人士認為,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考慮停用中國EDA軟件,主要是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。一方面,美國對華半導體管制政策存在不確定性,繼續使用中國EDA軟件可能會面臨供應鏈中斷的風險;另一方面,美國可能會對使用中國EDA軟件的半導體廠商施加壓力,甚至將其列入制裁名單。
如果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最終決定停用中國EDA軟件,將會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。首先,這將導致兩家公司的芯片設計成本上升,因為美國EDA軟件的價格普遍高于中國產品。其次,這將加劇全球半導體產業對美國EDA軟件的依賴,不利于供應鏈的多元化和穩定性。最后,這也將對中國EDA產業的發展造成一定沖擊,但同時也可能倒逼中國EDA企業加快自主創新步伐,提升產品競爭力。
目前,SK海力士和三星電子尚未就此事做出最終決定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日益復雜的背景下,半導體產業鏈的博弈將更加激烈,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。未來,如何構建安全、穩定、可持續的半導體供應鏈,將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的共同挑戰。
浮思特科技專注功率器件領域,為客戶提供IGBT、IPM模塊等功率器件以及MCU和觸控芯片,是一家擁有核心技術的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和解決方案商。